我们会听到“午夜”这个说法。事实上,它使用了古老的时间术语。在古代,中国民间将夜晚分为五个时间段,这个午夜是其中之一。这个三更半夜是几点至几点呢?其实是指晚上11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的时间,也就是23点到01点是午夜。
午夜是从23:00到01:01和从19: 00到21: 00。
2、21:00-23:00为二更;
3、23:00-01:00是三更;
4、01:00-03:00是第四更;
5、03:00-05:00是第五更。
在中国古代,人们把夜晚分为一更、二更、三更、四更和五更。在古代,一昼夜也分为十二小时或一百小时。一夜有四十个小时,每十分之一小时就是一个周期。晚上的节点叫表,首尾有五个节点,就是表,是表对应的现在时间。其实这个表指的是晚上十一点到第二天凌晨一点的时间。
在古代,有十二点。汉代命名为子夜、乌鸦、平旦、日出、食时、角、日中、日晷、日落、黄昏、人定,也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表示。
关于这个守夜人有个说法,二更龚,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这种说法,其实是描述了这个时代的特点。比如第五更的时候,鸡还在叫,三更半夜是几点至几点,大家都知道,这是在第三更,也是最黑暗的一夜。这时候传说中的鬼出来了,其实是我们的内脏。
五脏对应时间对照表显示,足少阳胆经最旺,为骨髓造血、胆经运行时间、胆汁革新。人在童年前入睡时,胆可以完成新陈代谢。凡是在午夜前1-2小时入睡的人,醒来时头脑清醒,面色红润。
三更又名子时,指的是晚上十一点到第二天凌晨一点这段时间。古人将夜里的时间分为更和点。一夜等分为五更,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一更指七时至九时,二更指九时至十一时,三更指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四更指一时至三时,五更指三时至五时。
基本情况
成语(拼音:chéng yǔ,英文:idiom)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拓展资料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惯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三更半夜的三更是23点至凌晨1点。古代把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用12地支表示,每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另外古人还将夜里的时间分为更和点。一夜等分为五更,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一更指七时至九时,二更指九时至十一时,三更指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四更指一时至三时,五更指三时至五时。扩展资料: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这个时候,人还在活动着。
2.二更定昏人不静(21—23点)二更在亥时,名人定,又名定昏等。
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半夜三更的三更是当天的23:00到第二天1:00。三更又名子时。
一夜有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一更在戌初一刻,称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二更在亥初三刻,名人定,又名定昏等。三更在子时整,名夜半,又名子夜、中夜等。四更在丑正二刻,名鸡鸣,又名荒鸡。五更在寅正四刻,称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打更是古时汉族民间的一种夜间报时制度。
由此产生了一种巡夜的职业更夫,更夫也俗称打更的。
深夜三更的三更是当日的23:00到第二天1:00。三更又名子时。
一夜有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一更在戌初一刻,称傍晚,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二更在亥初三刻,知名人士定,又名定昏等。三更在子时整,名夜深,又名夜半,中夜等。四更在丑正二刻,名鸡啼,又名荒鸡。五更在寅正四刻,称平旦,又被称为黎明曙光,早上,日旦等,有夜与日的更替之时。打也是古时候汉族人社会的一种晚间报时规章制度。
从而形成了一种巡夜的岗位更夫,更夫也别名打更的。把夜里子时整做为三更,三更便是深夜,而三更天则是三更周边,也就是在天的夜里11点至第二天下午1点。中国古时候直到20世纪,没有时钟之时,城镇都很时兴晚间打鼓报时。
大都市配有“南京鼓楼”,小镇或者农村大宅院有“更楼”,每晚有值勤更夫(巡查兼报时奴仆),按时间从更楼摆脱巡查一番,一路敲鼓报时。今日在某些偏僻农村,依然有以打鼓或者敲木梆来“打更”报时的。拓展材料:西周时期就已应用。
汉朝取名为夜深,鸡啼,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傍晚,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明,以夜深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先后递推。宋朝之前,精确测量时间的是铜壶滴漏,一把钢卷尺插漏壶中,平面上边,x时后y刻,一目了然。宋朝创造发明了水运仪象台,传动齿轮带上托牌奸险小人从门后通过,时间小木人初显,时间小木人正位2个标示就行分辨了。
之后发生了时正,时正即时间牌正位,例如:子初,子正,丑初,丑正,寅初,寅正,卯初,卯正,辰初,辰正,巳初,巳正,午初,午正,未初,未正,申初,申正,酉初,酉正,戌初,戌正,亥初,亥正,共二十四时,和欧式的二十四小时完全一致。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一刻作为一更,亥时三刻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更,丑正二刻为四更,寅正四刻为五更。晚上子时整作为三更,三更就是半夜,而三更天则是三更附近,也就是在天的晚上11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
今天在个别偏远乡村,仍然有以打鼓或是敲木梆来“打更”报时的。十进制是自然而然的选择,因此早期的历法、时间才用了十进制。阴阳五行历,属于十月太阳历;十时辰制,则是时间的十进制划分。在十时辰的使用早期,选择了若干关键性的自然现象、生物反射、生活习惯作为时间的节点,帮助人们认知时间。到后来,才逐渐转变为使用数字、或天干等代码来表述。据《隋书.天文志》,白天的五个时间节点为:朝、禺、中、晡、夕;夜晚的五个时间节点为:甲、乙、丙、丁、戊。夜晚的五个时间节点,逐渐转变为夜间安全巡逻时的附加授时节点,称为五鼓、五更,一直延续到清末。
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的一日六十的分法传入中国,与十时辰制配合使用,形成了更点制。常用表述方法有x筹y点、x鼓y点、x更y点。x筹y点,反映了十时辰制在历算中比十二时辰制更便于筹算。
钟鼓楼授时,通常鼓声为更、钟声为点。古代城市实行宵禁,定时开门、关门,早晨开城门时间并不是太重要,因此人们通常会注意到非常频繁的钟声;晚上关城门时间则需要关注(不注意就得睡城里大街上),因此净街鼓(起更)必然是关注焦点。注意点的差别,衍生了一个词汇“晨钟暮鼓”。
三更天:如果23点还不睡或23点才睡,对身体损伤很大,因为子时是最养气血的时辰,这时的睡眠对修复全身气血十分关键。经常熬夜晚睡的人会发现身体老得快,头发白得早、掉得多,甚至牙齿不坚固、耳鸣头晕等,这些都是气血亏损导致的。
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第二天凌晨一时。也就是23:00—次日01:00重点词汇:半夜三更[成语解释]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
[典故出处]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译文:深夜时分,高一声低一声地乱叫乱喊。[近义词]深更半夜、三更半夜[反义词]青天白日、大天白日[常用程度]常用[感情色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泛指深夜[成语结构]联合式[产生年代]古代扩展资料:近义词:深更半夜[成语解释]指深夜。[典故出处]当代·巴金《秋》:“这样吵下去有什么意思?深更半夜,还闹得四邻不安的。半夜三更的三更是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三更又名子时。古代中国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间段,首尾及三个节点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五夜。一夜有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一更在戌初一刻,称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二更在亥初三刻,名人定,又名定昏等。
‘’三更‘’就是‘’半夜‘’。一般口语常说‘’半夜三更‘’或‘’三更半夜‘’,其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三更‘’是来自古时的计时方法,专指夜里12时左右这个具体时间段。古人把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分别对应十二个地支属相,即从夜11时开始排序: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把晚上子时整作为三更,三更就是半夜,而三更天则是三更附近,也就是在天的晚上11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中国古代直至本世纪初,没有钟表之时,城乡都很流行夜间打鼓报时。
今天在个别偏远乡村,仍然有以打鼓或是敲木梆来“打更”报时的。扩展资料: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二十四时辰制。宋代以前,测量时间的是铜壶滴漏,一把钢尺插漏壶中,水平面上面,x时后y刻,一目了然。宋代发明了水运仪象台,齿轮带着托牌小人从门后经过,时辰小木人初现、时辰小木人正位两个标志就好判断了。
后来出现了时正,时正即时辰牌正位,比如:子初、子正、丑初、丑正、寅初、寅正、卯初、卯正、辰初、辰正、巳初、巳正、午初、午正、未初、未正、申初、申正、酉初、酉正、戌初、戌正、亥初、亥正,共二十四时,和西式的二十四小时完全一致。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一刻作为一更,亥时三刻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更,丑正二刻为四更,寅正四刻为五更。晚上子时整作为三更,三更就是半夜,而三更天则是三更附近,也就是在天的晚上11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
今天在个别偏远乡村,仍然有以打鼓或是敲木梆来“打更”报时的。十进制是自然而然的选择,因此早期的历法、时间才用了十进制。阴阳五行历,属于十月太阳历;十时辰制,则是时间的十进制划分。在十时辰的使用早期,选择了若干关键性的自然现象、生物反射、生活习惯作为时间的节点,帮助人们认知时间。到后来,才逐渐转变为使用数字、或天干等代码来表述。据《隋书.天文志》,白天的五个时间节点为:朝、禺、中、晡、夕;夜晚的五个时间节点为:甲、乙、丙、丁、戊。夜晚的五个时间节点,逐渐转变为夜间安全巡逻时的附加授时节点,称为五鼓、五更,一直延续到清末。
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的一日六十的分法传入中国,与十时辰制配合使用,形成了更点制。常用表述方法有x筹y点、x鼓y点、x更y点。x筹y点,反映了十时辰制在历算中比十二时辰制更便于筹算。
钟鼓楼授时,通常鼓声为更、钟声为点。古代城市实行宵禁,定时开门、关门,早晨开城门时间并不是太重要,因此人们通常会注意到非常频繁的钟声;晚上关城门时间则需要关注(不注意就得睡城里大街上),因此净街鼓(起更)必然是关注焦点。注意点的差别,衍生了一个词汇“晨钟暮鼓”。
三更天:如果23点还不睡或23点才睡,对身体损伤很大,因为子时是最养气血的时辰,这时的睡眠对修复全身气血十分关键。经常熬夜晚睡的人会发现身体老得快,头发白得早、掉得多,甚至牙齿不坚固、耳鸣头晕等,这些都是气血亏损导致的。
半夜三更的三更是当天的23:00到第二天1:00。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完全属于夜晚的有四十刻,每十刻一段,连同首尾共五个节点,称为五更。
三更就是半夜,而三更天则是三更附近,也就是23:00到第二天1:00。三更又名子时。古代中国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间段,首尾及三个节点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五夜。一夜有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一更在戌初一刻,称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二更在亥初三刻,名人定,又名定昏等。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
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
三更在子时整,名夜半,又名子夜、中夜等。四更在丑正二刻,名鸡鸣,又名荒鸡。五更在寅正四刻,称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打更是古时汉族民间的一种夜间报时制度。由此产生了一种巡夜的职业更夫,更夫也俗称打更的。
在中国古代,当一天有十二个小时时,就开始从午夜开始计算。子是十一点一,丑是一点三。
时为五一七。时为七至九,辰为九至十一。午为十一一,未为一三。申,时辰是三点一线∶五,酉,时辰是五点一线∶七。时间是七点到九点,时间是九点到十一点。在半夜的时候。在古代,人们把一个晚上分为一更、二更、三更、四更和五更。
在中国古代,有看门人,相当于现代的巡逻队和保安员。每天晚上都要巡逻、看守,看守火灾、水灾、盗贼等公共安全。当时是七点到九点。
这个时候,人们刚刚吃完饭。这也是武乐时间。喝茶、讲故事、评书、看戏。
二更,亥时,九一八,当听到更后,人们又叫了两天。三更,子时,1L点1分,更过三遍,三遍鸡鸣,也是人们常说的,在半夜,这时人们要睡着了。四更,丑时,1点13分。此时打更者,四更天。
五更,寅时,又称清晨三至五更。俗话说,月上西天,中国古代宫人起床,洗漱,准备早起。这时鸡鸣,唱鸡全白。这时是黎明。
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指出来。戌时(19一21)初更。叫定更,也叫定风。此时天黑风定,万籁俱寂,天地元气稳定,适于开始睡觉。
亥时(21一23)二更。夜已深,星辰显,五脏六腑相继排毒。宜静不宜动。
子时(23一1)三更。俗称半夜三更。阴气最重,北斗活跃,孤魂野鬼活跃。
古人云“子不起卦,必遭祸殃。”丑时(1一3)四更。鸡鸣一遍,诸邪退避。寅时(3一5)五更。
鸡鸣二遍,阳气开升,五脏开始活跃。
古代把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用12地支表示,每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古时与现时对照:子时从夜间十一点到次日凌晨一点,丑时从一点到三点,寅时从三点到五点,依此类推,每隔两小时分别为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戊时、亥时。
另外古人还将夜里的时间分为更和点。一夜等分为五更,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一更指七时至九时,二更指九时至十一时,三更指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四更指一时至三时,五更指三时至五时。
扩展资料:
1、一更夜从黄昏始(19—21点)
一更在戌时,称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这个时候,人还在活动着。
2、二更定昏人不静(21—23点)
二更在亥时,名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出现于先秦。
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4.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
三更半夜指的是23点到1点.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其中完全属于夜晚的有五个时辰,也叫五更。一个时辰,占现代计时法的两小时。
21—23时亥时二更。23—1时子时三更。1—3时丑时四更。3—5时寅时五更。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扩展资料: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时辰合现代2小时),一时辰有八刻(一刻合现代15分钟),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合现代5分钟),一盏茶有两炷香(一炷香合现代2分30秒),一炷香有五分(一分合现代30秒),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合现代5秒),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合现代0.5秒)。“夜半”所指的时间是指前夜23时~本日凌晨1时(北京时间,24小时制,下同)。这个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作子时。
孔颖达在为《春秋·庄公七年》中“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一句作疏云:“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天色由黑到亮的这段,都称为夜。“夜半”是指天黑至天亮这一自然现象变化的中间时段,而人们平素所说的“半夜”则是笼统地指全部的天黑了的时间,其时间往往超出夜半的那两个小时。
一年之始为正;一月之始为朔。中国现今的农历是以十一月为正,以夜半为朔的起点的。尽管古代典籍中对于“朔之始”还有以“平旦”或“鸡鸣”等为起点的多种不同说法,但是,人们总是用夜半子时合朔作为起始点来计算历法的。
三更半夜是当天的晚上十一点到第二天凌晨的一点。三更又名子时,古代时间名词。
三更半夜贝体时间是晚上11点至凌晨1点,即一个吋辰之内。一夜等分为五更,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一更指七时至九时,二更指九时至十一时,三更指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四更指一时至三时,五更指三时至五时。
五更的介绍:一更在戌时,称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这个时候,人还在活动着。二更在亥时,名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两声大锣带着两声梆子点儿,习俗上这就称谓是“二更二点”。
比起一更,二更的天色已经完全黑去,此时人们大多也都洗洗睡啦。三更在子时,名夜半,又名子夜、中夜等。这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也是夜色最深重的一个时辰。
这无疑是一夜中最为黑暗的时刻,这个时候黑暗足以吞噬一切。而传说中的鬼,便在这个时候出来活动了。四更在丑时,名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虽说,三更过后天就应该慢慢变亮,但四更仍然属于黑夜,且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候,于是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就有贼人趁着这黑夜开始捣起了乱。所以四更也可称为是“狗盗”之时。五更在寅时,称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这个时候,鸡仍在打鸣,而人们也逐渐从睡梦中清醒,开始迎接新的一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