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五爷庙的五爷是佛教传说中的财神,是龙王的第五个子,名叫圣衍。因人们向龙五爷求财,有求必应,应之必灵,故被称为“龙五爷财神”。在民间多有寺庙供奉。
佛阁在台怀镇塔东南隅,原为塔院寺属庙。规模不大,而局完整。山门向南,二门向西,万佛阁 位居寺内北隅,阁上下两层塑佛像万尊,故名。龙王殿三楹,内塑龙王坐像。据民间传说,龙王弟兄五人,这是其中的老五,故称五爷。
按一般惯例,龙王不居佛寺,当地龙传说五台山龙王神灵显赫,不安其位,寺庙不安宁,故在阁西建殿祀之。据说,佛、菩萨本来是不看戏的,可是五爷喜欢看戏,故在龙 王殿对面修建一座戏台,这是五台山一座像样的戏台,专门给五爷唱戏。
五爷庙的五爷是谁
五爷庙里殿内供奉的五爷是广济龙王文殊菩萨的尊称,也是五台山五顶文殊菩萨的化身。五爷其实就是文殊菩萨在台怀本土化,世俗化的产物,它承担起了民间俗神的职能,寄托着当地百姓祈盼风调雨顺、平安吉祥的愿望。
五爷庙创建于清代,民国年间重修时,增建了殿外前庭。殿内除了供金脸龙王老五外,在他背后也左右排列了大爷、二爷、龙母、三爷、雨的塑像。民间传说五爷本来是黑脸,但文殊菩萨为了广济众生,化成了五龙王,所以黑脸变成了金脸。文殊菩萨化成的五龙王很喜欢看戏,所以在五龙王殿的对面便修了一座古式戏台,专门为五爷演戏。每年农历的五月十三是文殊菩萨的化身:龙王广济菩萨的圣诞日,来自海内外的信众将齐聚山西五台山参加“五爷圣诞”的庆祝活动,这一天也是五台山最为热闹非凡的一天。从农历五月十二下午开始《五爷圣诞》活动就开始了,台怀镇五爷庙大院、龙王殿、文殊殿、万佛阁等24小时开放,为信众提供礼佛、朝拜、诵经、叩拜等各项佛事活动。
五爷庙的五爷是谁?
五爷庙里殿内供奉的五爷是广济龙王文殊菩萨的尊称,也是五台山五顶文殊菩萨的化身,因而,这里是整个五台山香火最盛的寺庙。五爷庙坐落于山西省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五台山风景区台怀镇万佛阁内。
这不仅仅是因为关于龙王五爷的传说在当地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同时作为佛教在当地本土化、世俗化的产物,五爷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同与推崇。五爷的传说相传五台山原名五峰山,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夏天酷热难当,农民们根本无法耕作和生活。后来,文殊菩萨来到这里,看到人们遭受苦难,便去东海龙宫借了一块清凉宝石,这块宝石叫做“歇龙石”,正是龙王五儿子驱暑歇凉之物,也是他练功的地方。龙王五儿子知道这件事后,便尾随文殊菩萨来到五台山讨要“歇龙石”。但是等到了五台山以后,才发现五台山实在是太大了。于是生气的五太子就大发雷霆,用龙尾把五个山顶都扫平了,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五座主峰的山顶都是平的,上边都是碎石头。最后,文殊菩萨降服了五太子,龙王第五个儿子也就皈依了文殊菩萨,做了五台山的护法。
后来人们称他为五爷,至今香火很旺。
五台山五爷是谁
; 五台山五爷是广济龙王文殊菩萨的尊称,传说是东海龙王的第五个儿子。朝拜五爷的地方叫做五爷庙,也叫做万佛阁、五龙王殿、文殊殿等,始建于清朝,面积不大,但是却是五台山香火最旺盛的寺庙之一。
五台山是我国的佛教圣地,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五台山历史悠久,是有名的避暑山庄,每年都会吸引许多佛教圣徒前来拜访。五台山五爷是谁 五台山五爷是哪一位
五台山五爷是圣衍。五爷是佛教传说中的财神,相传是龙王的第五个龙子,名叫圣衍,但也有文殊菩萨化身和龙宫财神的说法。
五台山里谁又称为五爷?
五爷是广济龙王文殊菩萨的尊称,也是五台山五顶文殊菩萨的化身,因而,这里是整个五台山香火最盛的寺庙。而事实上,应该说五爷其实就是文殊菩萨在台怀本土化,世俗化的产物,它承担起了民间俗神的职能,寄托着当地百姓祈盼风调雨顺、平安吉祥的愿望。
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故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文殊菩萨是大智慧的象征,能开发智慧,提高悟性,尤其能帮助小孩学业有成、官人福禄双增、商人增财增福。文殊菩萨是如来佛祖怙恃之一。文殊菩萨又称法王子,为智慧之象征,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项,右手持金刚宝剑(表示智能之利),能斩群魔,断一切烦恼,左手持青莲花,花上有金刚般若经卷宝,象征所具无上智慧,坐骑为一狮子(表示智能威猛)。扩展资料文殊菩萨显灵说法道场五台山:传为文殊菩萨显灵说法道场的五台山,居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首,人称“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
可见其在佛教徒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传说五台山最早是道家的地盘。《道经》里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
《清凉山志》称文殊菩萨初来震旦(古代印度人称中国为震旦)时,居于石盘洞中。而石盘洞是在道家的玄真观内,这说明五台山为道家所踞。五台山取佛教替代道教,最终成为中国的佛教名山,来源于佛祖的明示及佛道两家的争斗。
据《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对金刚密迹主菩萨说:“我灭度后,于此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此,为诸众生,于中说法。”这里所说的“五顶山”,就是指现今的五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