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我国封建社会主管政事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意为君主的最高幕僚、百官的首长。丞相官名。长期以来丞相常用作宰相的通称,但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太尉官名。秦时的太尉为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汉初与丞相、御史大夫合称三公,东汉又与司徒、司空并为三公。后代沿置,但一般为加官而无实权,至明代废。御史大夫官名。秦朝时始设,其位相当于副丞相。侍郎官名。汉武帝时始置的郎官,是常侍皇帝左右的近臣。郎中官名。始设于秦,在官闱中掌皇帝宿卫。自隋代,为各司的主官,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部员。卿古代高级官员或爵位的称谓。三闾大夫官名。战国时楚国的三闾大夫,以掌王族中势力最大的昭、屈、景三姓子弟的教育事。将军官名。春秋时,诸侯以卿统率军队,始有将军的称呼。后用于都督军事的武官。大将军官名。战国时始置,汉代沿置,掌统征战,是将军最高称号。太师官名。古代三公之一(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以太师、太傅、太保为加官,仅示荣宠而无实职。太师还是辅导太子的官,称太子太师。太傅官名。古代三公之一,名同太师。西汉时把辅导太子的官称为太子太傅。司马官名。西周时始设。春秋、战国时沿用,掌管军政和军赋。汉代司马为兵部尚书的别称。隋、唐以后,司马地位有所削减。巡抚官名。始置于明太祖朱元璋,职能同于中央官员,巡抚地方的“钦差大臣”。总督是管辖一省或数省军政的地方最高长官。都督汉末始设。三国时都督为率兵打仗的将帅,魏晋以后,都督成了驻地的刺史,成了辖区的军政总首长。提督清朝官居要职。一种为提督学政,又称学政、学台,掌科举大权;一种为提督军务总兵官,负责一个省的军务。钦差大臣明代由皇帝亲自派遣临时出外,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称钦差大臣。节度使官名,武将统兵出战称总管,无事时镇守边地则称大都督。唐代,节度使权力不断增大,形成所谓“藩镇割据”。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讳即是侍中。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当我们看古装剧时,一定都会注意到,剧中各个等级的官员品级不同,官服考究,而且各个朝代的还不一样,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古代官品和俸禄的演变。
周朝
在古代,官品代表的是官员的等级,与地位、俸禄等息息相关。官品起源于西周时期,西周以天子赐命的多少形成官品,有一命至九命之差。一般来说,九命为方伯, 方伯的国家、 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
周天子的三公是八命,伯侯是七命,卿是六命,子、男爵是五命,大夫是四命。
汉朝
汉朝时期,是以官员的俸禄来表示其等级的。俸禄以谷物为计量单位。这种俸禄的等级有万石、中二千石、真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千石、比千石、八百石、比八百石、六百石、比六百石、五百石、比五百石、四百石、比四百石、三百石、比三百石、二百石、比二百石、百石、比百石、斗食等。
这些数目指的是一年的俸禄。而什么官职对应什么级别的俸禄,汉朝也有规定。太师、太傅、太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等官职都是万石俸禄,其次九卿和执金吾都是中二千石。而我们熟知的汉朝郡守,则是两千石。
因为在西汉,官职与俸禄严格挂钩,因此人们在称呼某个官职时也常用俸禄来代替。比如人们常将太守称为两千石。
魏晋时期
而让我们熟知的一品二品等说法是从魏晋开始的。魏晋时期,朝廷将官职分为九品,这便是我们熟知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以一品为高。
南朝梁时期,有设立了十八班,班多为贵,与九品并用。而北魏又在每品之内设立正、从之分,从第四品起,正、从品又各分上、下阶,共三十级。九品三十阶以内的官,为流内官,不入九品的称流外。流外也有品级,主要用以安排吏胥。
隋朝继承了北朝的制度,不过隋朝只沿用了正、从之分,取消了上、下阶。但是唐朝又恢复了上、下阶,宋朝和唐朝一样。但是宋朝之后的元、明、清只保留正、从品,不再分上、下阶,故只有九品十八级的说法。
散阶
从魏晋开始,朝廷会设置一些有官称但并不掌握实际职权的职位,这些官职一般仅授予年老多病的旧臣或有一定勋劳的人,作为领取俸禄和享受某种礼遇的依据。这样的官称作散官,宋朝称为寄禄官。唐朝将魏晋以来的散官名号加以整理,定出等级,作为每个官员包括职事官的实际等级,称为“本品”或“ 散阶”。而且这些散阶还有文武之分。
文散阶文散阶共二十九等,我们仅举一些例子,从一品为开府仪同三司,正二品为特进,从二品为光禄大夫,正三品为金紫光禄大夫,从三品为银青光禄大夫。
值得一提的是,从四品以上称为大夫,而从四品一下则是郎官。
武散阶武散阶共四十五等,从一品为骠骑大将军,正二品为辅国大将军,从二品为镇军大将军,正三品上为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正三品下为怀化将军。因品阶实在太多,本文不一一列举。
叙阶之法,有封爵、亲戚、勋庸、资荫、秀孝、劳考等多种依据,不完全按实任职务高低。因此,官阶与职事官的品级不一定相符。有低阶而任较高职务者,也有高官阶而任职较低者,但俸禄待遇仍按阶品。
宋朝初年,正式职官名称都作为阶官名称,神宗元丰改制后,基本恢复唐制。徽宗又重定武阶官名号,最高一级为太尉,总等五十二阶。宋朝还有内侍官十二阶、医官十四阶、司天翰林官十五阶、教坊官十五阶。
明朝文散四十二阶,自正一品至从九品,武散三十阶,自正一品至从六品。每一级中,分初授、升授三等,正二品至从四品的六级中则有初授、升授、加授三等。
清朝文武阶均为九品十八阶。文散正一品至从五品叫大夫,正六品至从九品称郎;武散正一品至从二品称将军,正三品至从九品称都尉、骑尉、校尉。这便是有关古代一些官品和俸禄的知识。